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端财务管理人才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步加深,这类矛盾已不再简单的表现为供需之间的数量差异,而是上升为供需脱节、失调的结构化矛盾。一方面是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国际性财务管理战略人才,另一方面却出现了众多高学历“海归”成为“海待”的现象。财务人才市场走进“后学历”时代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解决高端财务管理人才供需结构化矛盾已成为当务之急。
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财务管理专业组织之一,总部设在美国的国际财务管理协会(IFMA)很早就关注到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给企业以及财务管理从业者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2004年5月,经中国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由IFMA在全球推行的国际财务管理师(IFM)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开始在国内推行;2005年6月,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与IFMA开始对中国地区国际财务管理师进行联合认证。进入中国三年来,IFM知识体系和考试模式先后作了两次调整。目前,IFM在中国拥有学员8000余人,基本覆盖了中国500强企业的一半以上,其中在企业中担任财务总监、CFO、财务经理等财务负责人职位的比例超过60%。国际财务管理师资格已经成为中国财经领域的主流资格之一,IFM证书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具有国际认证、国家承认、行业认可背景优势的财经类职业资格证书。
2006年底,为进一步适应全球财务管理领域的发展和变化趋势,IFMA对国际财务管理师(IFM)资格认证体系进行全面改革和调整。新发布的IFM知识体系包括职业道德与规范、公司治理、全面预算管理、财务分析工具、投融资决策、金融工具、企业兼并收购与重组、公司理财等十一个知识模块,IFM考试辅导培训围绕以上11个知识模块进行。经过调整,原来以经济管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知识为主体,辅以金融、证券、投资银行方面知识的IFM知识结构,转变为以企业投融资、资本运作、兼并收购重组、企业理财、金融工具为侧重点,同时兼顾原有的会计、财务管理等方面基础知识。
就IFMA新发布的知识体系,记者采访了IFMA中国总部CEO彭剑平先生,彭先生说:“新的IFM知识体系是IFMA在对大量的企业雇主进行调查后做出的重要调整,根据IFMA的调查,现代企业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仅仅承担传统会计的记账、内控、预算等基本职能,而且要更多的承担企业投融资决策、利用金融工具实现风险规避和企业理财、完成企业兼并收购重组等关系到企业发展的重要责任。如果以此作为优秀财务管理者的衡量标准,目前中国财务管理优秀人才的匮乏状况将变得更加严重。众所周知,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仍处于加速之中,企业国际化带来财务管理国际化,在这场变革中,传统的财务职能不断弱化,不再占据首要地位。如何更好地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或重大改革方案提供决策依据并直接参与决策,逐渐成为目前中国优秀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心,而要完成这一核心任务,财务管理者必须在深刻把握财务管理理论的同时,全面接触国际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课题,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而调整后的IFM资格认证体系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技术交流平台和能力测试平台。
据悉,新的考试方案将于2007年7月IFM统考中正式在中国地区采用。由于时间原因,各地培训机构在新旧知识体系采用上有所交叉,届时,新旧考试方案将在一定时间内并行。有专家估计,调整后的IFM职业资格考试难度进一步加大,这同时意味着IFM证书含金量再度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