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报披露工作将于明天正式开始,市场忧心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下滑将首次通过数据形象地展现在投资者面前。
目前,已发布业绩预告的86家公司中,可比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幅为170%。分析师相信,上证指数去年以来44%的跌幅已能够消化上市公司业绩放缓的负面因素,一季报将为萎靡的市场人气带来转机。
预报情况好于预期
“中国经济增长的拐点已过,已经处于向下周期的边缘。”申银万国日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直观呈现出了A股市场的尴尬。目前,类似言论已非盛世危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头两个月的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降了20个百分点,即便剔除石化及炼焦业,其他行业的增速也只有30%。
基于上述数据的研究报告层出不穷,矛头均指向次贷危机中的中国经济。对于A股能否在宏观环境变化中自保,市场信心日益动摇。
明日,日照港( 600017 )(600017)和金宇集团( 600201 )(600201)将发布其2008年一季报,从而拉开沪深两市一季报披露的大幕。幕布背后,是A股市场万众瞩目的上市公司受宏观经济影响情况,也是用以衡量目前市场下跌程度的重要指标。
目前,从已经吹响的前奏来看,即将开场的大戏并不像一出“悲剧”。Wind资讯统计显示,已预告一季度业绩的86家上市公司中,可供比较的83家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96.25亿元,同比增幅为170%。
与其2007年一季报净利润同比增幅328%相比,上述数字明显下降。不过,与同期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情况相比,上市公司的优势依然明显。
“市场的预期已经非常悲观了,将来出台的数据未必比想象中坏。”德邦证券分析师古敬东对一季报情况表示乐观。
“负面因素已消化”
古敬东相对乐观的态度进一步可以延伸至对目前市场形势的判断上。与多数立足于宏观经济和股票策略的分析师相同,他认为,目前上证指数累计44%的跌幅已经能够消化市场的悲观预期。“站在6000点和3000点,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下降的影响显然是不一样的。”
3月初,蓝筹股估值合理论一度广受分析人士认同。东方证券分析师宁冬莉就认为,在当时点位下,蓝筹股的股价已经比较合理,能够为市场提供业绩支撑。
眼下,上证指数与当时相比又跌去了将近千点,蓝筹合理论也同步演变为了蓝筹低估论,所谓“合理不等于就要买入”的尴尬似乎也不复存在。
“目前股价的估值已经很便宜。”基于业绩增长因素, 中信证券 (600030)首个转身唱多称,以目前的价格买入,到年末获得20%的投资赢利是可期的。
对此,古敬东还补充了一条:机构投资者目前继续大举杀跌的风险正在加大。判断的依据是,对于大资金而言,其重大买卖决策起码要求股指波动500点左右,而上证指数再跌500点就将失守2007年“2·27”调整的高点。
目前,上证指数已经累计下跌44%,跌幅相对于境外地区股市在牛市中的调整也属罕见,仅次于台湾地区股市1986年至1990年的股市上涨过程中45.7%的调整幅度。
关键要看金融股
事实上,对于股市现阶段的下跌,证监会三大指定信心披露媒体已态度鲜明地表示,非理性暴跌难以长久。而在古敬东看来,一旦一季报整体情况确实好于市场预期,非理性情绪将得到纠正。
眼下,能够实践这一期待的市场自身力量非金融股莫属。
“银行一季报盈利增长将远超预期,行业平均同比增速可望在60%以上。”国泰君安银行业首席分析师伍永刚预测,招商银行(600036)、深发展、 浦发银行 (600000)、兴业银行(601166)、 民生银行 (600016)和 工商银行 (601398)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均有望达到100%。
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一季报并不能代表全年。目前,高盛中国首席策略师邓体顺已经将A股盈利增速下调到了15%至20%。
古敬东也提醒投资者,尽管情况相对乐观,但对一季报影响下的市场形势不可过分乐观。
相关新闻:
慎看一季报预增上市公司
分析认为季报、甚至半年报都不需要审计,孤立看数据远远不够
上市公司2008年一季报将自明日起陆续披露。截至本月1日,已有51家上市公司预告一季度业绩,其中47家公司预增,形势看上去很好。但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谨慎看待上市公司一季报预增的问题,建议关注景气行业中的好公司。
辩证看待一季报预喜
根据上市公司已发布的一季度业绩预告来判断今年上市公司的业绩走势,国泰君安研究员章秀奇认为这样的思路值得商榷。他说:“这个统计并不能说明上市公司1季度业绩就会好,一是提前预告的公司大部分基本面都是好的,二是分析这样的小样本根本就看不出来趋势,例如 中国石化 最大炼油厂前2月巨亏13亿元,这可以抵多少家小公司的盈利?”
广发证券研究员王小平也提醒,投资者应对上市公司一季报业绩预增数据持谨慎态度。他表示:“尽管截至目前,预报一季度业绩的上市公司中,预增公司所占比重较大,但我们并不能以此判断上市公司一季度整体盈利状况趋好。首先,通常情况下,先做业绩预告的公司,业绩都不错,基本面也算健康;其次,上市公司的季报,甚至半年报都是不需要审计的,不排除部分公司因为某些需要,在会计处理上让一季报表现较好,但披露年报时业绩又出现大幅下滑,因为年报是需要审计的。所以,孤立地看上市公司一季报数据是远远不够的。”
当然市场也存在不同意见。平安证券研究员李先明做过的一个统计表明,在扣除煤、电、石油等企业的利润受影响的因素之后,其他产品价格市场化的企业的利润仍然是大幅上升的,未必比去年同期的表现差。因为煤、电、石油等行业受输入性通胀的影响,成本上升压力大,而国家政策又限制这些企业的产品涨价,因此,这些行业中,企业利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根据行业景气进行投资
目前,一季度业绩预喜的上市公司较多集中在农药化肥、医药、房地产等行业。除市场对房地产行业的未来走势存在分歧外,农药化肥、医药等行业是今年以来景气依然持续较的行业,这些行业中的好公司值得关注。
就农药化肥板块中的预喜公司来说,因目前草甘膦产能达到8万吨/年,草甘膦产销量价齐升;年产1万吨氯硅烷项目去年12月建成,已产生效益;所得税税率由33%下降为25%; 新安股份 预计今年1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250%(去年一季度每股收益为0.28元)。生产草甘膦的 华星化工 预计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100%-1200%.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草甘膦价格能够高位运行多长时间,随着草甘膦产能的扩张,预计明年该行业的竞争会比较激烈,行业利润可能向具有技术、成本和环保优势的龙头企业集中。所以,判断生产草甘膦产品的农药化肥类上市公司的价值,只看短期业绩不行,至少要分析其今明两年盈利情况和市场竞争力。
就医药板块中的预喜公司来说, 新和成 去年前三季度每股收益只有8分钱,但因市场对维生素涨价的预期,该公司价从去年9月28日的17.04元上涨至今年3月24日的40.90元,涨幅为140.02%,该公司3月24日发布业绩预测公告,因其主导产品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H价格大幅上涨,有效抵消了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的负面影响,今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约为2.3-2.8亿元,折合成每股收益约为0.67-0.82元。如果今年后三个季度, 新和成 还能维持第一季度的盈利水平,则其目前的动态收益率约为12-15倍。当前,A股的动态市盈率在20倍左右,如果维生素价格继续高位运行,甚至还有涨价的空间,那么,新和成目前的股价就具备安全边际。新和成与 浙江医药 是国内生产维生素E、维生素H的主要厂家,投资者可根据新和成与 浙江医药 产品价格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
就房地产板块而言,国泰君安研究员王成分析,从2007年11月开始,房地产板块上市公司在A股主流板块中率先展开调整,市场已有多篇报告指出,房地产板块估值已相当合理。但市场更关注的是房地产行业未来的预期。在楼市调整、成交量萎缩但房地产行业景气趋势不变时,建议适度关注盈利能力强、资金周转容许稍慢的非万科类地产公司。
而对预纺织服装行业的预喜公司,王成认为,因该行业原材料成本上升压力较大,再加上今年实施新劳动法,劳动力成本刚性上升,作为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纺织行业盈利能力不容乐观,很难保持原有的销售利润率水平。
■操盘指引
关注大农业板块
如何投资农药化肥与农林牧渔板块上市公司呢?由于各农业上市公司的盈利模式的差异,上市公司实际业绩增长与 农产品 价格上涨并不完全同步,申银万国分析师赵今厚、王鹏建议关注三点:一是寻找业绩增长与价格弹性相对较大者;二是寻找拥有稀缺农业资源者;三是寻找产业链相对完整的 农产品 加工者。
推荐的具体上市公司包括:北大荒、敦煌种业、 新农开发 、好当家、 南宁糖业 、中粮屯河、新中基、云天化、 四川美丰 、华鲁恒升、湖北宜化、盐湖钾肥、 新安股份 、江山股份。他们认为,农业板块此轮上涨,并非完全“投机”,有一定行业基本面支撑。农产品价格长期上涨趋势应是投资者关注农业板块的主要理由。(南方都市报 何静 刘艳君)
来源:雅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