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大量资金撤出一线城市 一、二手房倒挂 一边是紧急抛售、全线撤离的温州炒房团,另一边是在炒高的房价下,持币观望的福州市民。5月份再次流拍的两块土地,使得福州开发商不得不重新掂量当年是引“郎”入市,还是引“狼”入室。 “现在的楼价还是太高了!我2004年刚毕业时,买不起房;到了2008年,我好不容易存了10万,却发现还不够付首付了。毕业四年,我的月薪不过涨了50%,可是房子却涨了100%。”年薪四万的福州白领小许如是说。 市场数据显示,去年年底以来,福州市场二手房交易量一路走低,至今还在低谷徘徊。记者在多日的采访中发现,为了实现现金流良性循环,福州不少开发商推出各种优惠措施,使得部分新盘的房价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福州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少见的“一二手倒挂”现象,二手房的价格反而高于一手房的价格。 物业亏本撤退 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福州当地房产公司高层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温州炒房团的“炒作”对于福州市民的买房有很大的负面作用。 他坦言,部分依靠温州客的炒作支撑的楼盘,当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给后期管理带来极大不便。 据记者观察,在温州人买房较为集中的福州金山区域,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物业费交纳率低、自住率低等问题。来自福建物业管理协会方面的消息显示,目前大部分的福州物业公司面临亏损,今年年初以来,更有超过10家的物业公司撤出小区。 据悉,物管费交纳率低于80%在福州部分小区已经形成常态。据金山区某物管人员介绍,“由于温州炒房客不在福州,房子空置三四年,至今没交一分管理费。这给物管运营带来很大的压力。” 转战二三线城市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正以现实的成本支付炒房带来的高昂代价。曾经席卷全国的温州房产投资热日渐式微。最近有媒体指出,温州炒房团正在大幅抛售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源,那么他们下一步将进军哪里呢? 来自温州的林冰告诉记者,他从2003年靠300万滚雪球,滚出了上海、北京等地的近10套房源,但从2007年开始他不再对一线城市楼市进行投资,他认为资金从一线城市退出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早在今年年初,他与其背后的资本团队就已经将眼光投向了二、三线城市。“我们新近在湖南的株洲等地拿下了几套房子,那里的房子现在还是两三千。” 据了解,除了住宅之外,中小城市的商业地产也是他们关心的,在华东、华南的热潮之后,华中或许将成为他们的征战的下一块“疆土”。 频遭政府“堵击” 其实,带着扩张的野心和对利润的追逐,温州炒房团早就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目标。从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中:身携巨款,穿梭在全国的各个角落里,频频重手下单,买房如买菜,这些成了形容他们的标志性词汇。在“神州行”中,温州人以超前的“炒房意识”赚得钵满盆满,在托高各地楼市的同时,也引起了决策层的关注。温州购房团自然也会成为各地政府围追堵击的对象。 2004年,稳定房产价格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出台,温州人大规模投资房产的行为开始有所收敛,但在房价水平还稍微较低的城市,温州人还在大举长鞭。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温州炒房团已经停止在上海及其他地方楼市追加投资,而相反从该领域内撤出的资金以百亿元计,不仅仅在房价引领全国的北京、上海等地,在南京、重庆等城市,温州炒房团被套的消息开始频繁见诸媒体。 败走一线城市 2006年,温州炒房团开始大幅抛售手中房产,并蓄势向实业发展,甚至有的温州商人将投资目光转向了海外市场。 2007年,在宏观调控政策引导下,各地纷纷出台遏制炒房行为的规定,银行贷款利率的提高直指炒房软肋,温州炒房团大规模收回阵线,预期全线撤退。 2008年初开始,温州人坐不住了,在各大城市想尽一切办法抛售手中房源,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线逃离。 有人预计中小城市是温州炒房团的下一战,也有人说温州炒房团将成为历史,但毋庸置疑的是,经历了疯狂之后的温州炒房团和中国楼市,将走向理智和健康。 除了楼房之外,温州人下一个追逐的目标,似乎又将成为簇拥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