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税资讯
 
  风险正在积聚:海外资金涌入仍未减速
   发表时间: 2008-7-2 【字号:

热钱,这个在11年前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翻云覆雨的词汇,如今正被越来越多中国经济界人士所论及,被视为悬在2008年中国经济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热钱又称游资或投机性短期资本,是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无论是发生在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还是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热钱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利率、汇率等决策陷于两难

 中国社科院日前出具的一份报告测算出五年来流入中国的热钱规模约为1.75万亿美元,刷新了此前关于中国有8000亿美元热钱的判断。不过,与热钱规模相比,更为重要的事实是,如今不明来路的海外资金涌入中国的速度没有减缓。

 今年以来,外汇储备的异常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人们对热钱涌入的判断。

 资本输入的同时,风险往往也会裹挟而入。11年前爆发的席卷东南亚多个国家的金融危机,导火索就是以对冲基金为代表的国际热钱的大量进出。“过多热钱进入中国会放大市场的流动性,加大通胀压力。而投机资金进入到股市、楼市后,容易推高资产价格,制造泡沫。”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经理赵庆明说。

 热钱容易造就楼市、股市泡沫,风险极易转嫁给普通消费者。在其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热钱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时期,恰好也是房价飙升的时期。而近两年来股票市场呈现出的一个规律是,每当热钱的阶段性进入和流出,往往都会带来股市的暴涨暴跌。当境外资本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于去年下半年逐步撤离我国时,我国股市也从6000点的高位狂泻而下。“大量热钱进入会加大外汇占款规模,还会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正常操作。”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说。

 一个日益让决策层头疼的问题是,热钱正在成为制约调控政策的重要因素。今年以来,因受热钱牵制,利率调整和汇率变动等决策陷于两难。

  热钱流出并非耸人听闻

  风险正在积聚。美联储6月25日宣布了维持原有利率不变的消息,这是美联储在连续7次降息后首次改变利率决定的方向。专家普遍认为,随着美联储经济调控焦点的改变、利率预期的变动以及所采取的各项稳定市场措施的实施,美元资产吸引力会有所上升。中美汇率反转和国内热钱流出的警示并非耸人听闻。“必须采取各种手段,控制热钱的进一步流入,并未雨绸缪地防范热钱大规模撤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明说。

 当前,国家多个部门已对热钱问题高度关注。我国各地海关采取多种措施,打击各种违规携带货币进出境。国家外汇管理局提出今年将严格外汇资金收结汇管理,加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外汇收支的动态监管和事后核查。一张狙击热钱的大网已经织就。

滚滚热钱如何进入?

  热钱进入中国的渠道可概括为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地下钱庄三大类。

 与外贸企业相勾连,利用虚假贸易是目前热钱进入中国的最主要渠道。境内外贸企业既有通过低报进口、高报出口的方式引入热钱,又有通过预收货款或延迟付款等方式将资金截流到国内,还有通过编制假合同来虚报贸易出口。 此外,一些热钱以外商直接投资名义流入,通过银行兑换成人民币之后,再借助某些方式投资于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

  热钱为何要进入中国?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分析指出,中美利差、人民币升值因素,以及中国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带来的利润诱惑,是海外热钱快速进入的重要原因。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为拯救市场,从去年9月起美联储连续7次降息。中国央行在去年连续6次加息,一减一加,导致中美利差反转并呈逐渐扩大。而人民币升值因素进一步加剧了游资套汇冲动。“仅套利和套汇,就可让热钱收益超过10%。”李扬说。

  热钱到底藏在何处?

 从几年前的大举进入房地产市场到股票市场,到银行体系,再到目前的民间信贷市场和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这正是近年来热钱进入中国的路径图。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日前发布的报告披露说,在2008年4月,次贷危机逐步趋稳,国际资本市场逐步好转时,资金再次出现大规模回灌。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资本市场趋冷的情况下,一部分热钱正在进入到民间借贷市场。(来源:新闻晨报   时间:2008-07-02 08:43 编辑:豌小豆)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0065084号-1  
Copyright © 2007 - 版权所有,佛山市诚信财税培训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