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税资讯
 
  揭秘温州民间融资圈:放高利贷半年暴富
   发表时间: 2008-7-3 【字号:

“不想把资金留在股市了!”6月25日,在股市连日暴跌之下,中金岭南(000060)已四连阳,在14.75元的价位,林怡将8000股套现,想将资金转为银行定期存款。可是这时,正在重庆的初中同学周杰(化名)打来电话,给了他一个“强烈建议”。

“把钱交给我吧!”周杰说,“给你2.5分的月息,绝对安全,出了问题我负责。” 2.5分,这个价格比银行存款利息高出1.5分多,不由得林怡不心动,他答应“考虑考虑”。

林怡知道,他的这个老同学在温州经营托运公司,但是这一年多,他的真实营生是放高利贷,托运公司只是他的一个“平台”。向周杰借高利贷的主顾,就是他的托运公司的客户,一群在货币从紧下被缺钱逼得快发疯的温州老板,周杰有足够的手段保证资金安全。 林怡还知道,最近这半年,周杰收益丰厚,他老婆都快要买宝马了。

周杰们不能不“发”。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今年1月对400多户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等监测对象的监测显示,在从紧的货币政策实施后,2007年12月温州地区民间借贷月利率达到11.096‰。 这已接近自有民间借贷利率监测以来的历史最高位。在上一轮宏观调控的2005年1月,温州民间借贷月利率曾达12.112‰。

从那以后,将近半年未见公布温州的民间利率走势数据,“实际上现在的价格已经远远高过11.096‰了。” 在温州一家银行工作的林怡说,他从周杰那里知道真实的行情。 在高昂的行情下,像周杰这样改做高利贷,成了温州托运业内的一股风气。

半月利息1.8毛

周杰做托运这一行已经有20年,现在,他成了“空中飞人”,发射点是温州,飞行路线 辐射全国各地。5、6月间,他往四川、重庆的飞行量猛增。 “5月份四川地震,哪有什么企业托运生意呀,他是在这条线上忙着放贷。”林怡知道内情。

民间放贷非一般人能入行,从事托运行业的人却有这样的便利。

2007年2月,周杰奇怪地发现,一家做服装的老客户连续3个月出货量大幅减少,起初他以为是被同行挖了墙脚,于是趁着过年请这家服装公司的老板吃饭以巩固关系。酒兴浓时,老板道出原委——最近股市涨得猛,公司的资金都砸到股市上去了,进出货也就少了。 “手头有闲钱没有?借我炒股,收益平分!怎么样老弟?”服装老板把周杰的肩膀拍得生疼。

周杰不懂股票,但他知道最近股市好,温州好些制造业厂家都把账面上的资金投入炒股了。于是他将自己在银行的一部分存款提出来借给这位客户,没想到一个月没到,本金收回,并分得15%的赢利。 “这买卖多好啊!比跑托运赚血汗钱强多了。”周杰深受启蒙,决定纵身入行,把他的主要精力用于做资金而不是货物的贩运。

天有不测风云,到了去年底,沪股从6000点以上一溃千里。周杰在托运公司的办公室里迎来了越来越多唉声叹气的客户,他们也和那位服装老板一样,上半年重仓入市,现在悉数被套。偏又赶上国家宏观调控,银根紧缩,借贷越来越难,温州许多中小企业面临资金断血。

周杰明白,他的机会到了。他开始筹集资金,进行规模化放贷,放手一博。 靠着初中同学林怡在一家大行温州分行任职的朋友引荐。2007年底,周杰用自己在温州的四套房产做抵押,获得银行1000万元的半年期贷款。 这1000万,周杰说是他用来放贷的全部原始资金,但朋友们都猜测,他放出去的钱至少有2个亿。

在实际运作中,周杰把资金借贷价格标准划分得非常详细,订出了清晰的价目表——半月内1.8毛,一月到三个月内1.3毛,三个月至四个月1毛,最低标准也高过5分。这些价格还会根据资金量的大小,结合借贷的期限进行调整。

托运业与高利贷的互动

周杰将他的托运公司交代给手下全权打理,自己全情投入高利贷生意,但托运公司和他的新业务有着与生俱来的关联——托运公司是一个集聚大量中小企业客户的平台,周杰公司的客户90%以上是私营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这些最等钱花的小老板是现成的借贷客户群,在业内滚打20来年积下的无形资产获得了新的价值变现。

也正因为此,在温州的托运业内,利用行业优势转做资金贩子的为数不少。他们有的像周杰这样向银行贷款然后放高利贷;有的是入股当地的担保公司。在温州,通过担保公司私底下从事短期垫资等违规操作,放高利贷,甚至吸收民间存款是常见的事。这些担保企业放贷的资金月利率大多在2分以上。

迄今为止,周杰的资金回收都很安全,这也是依托托运业的便利——多年的客户关系使他对这些借贷人的家底和还贷能力一清二楚,每家经手过的客户的货来货往,都了如指掌。从物流上就可以掌握他们的经营规模和经营状况。

“银行通过企业财务数据控制风险,那是‘西医式’的,而我们托运业内的这种是‘中医式’的风控。”周杰不无得意地总结说。

对于风险控制,托运业内还有一手叫“黑慑”,行话的注解就是给赖账的客户“开刀”。 托运原本就是个警方强力监控的行业。以前行内为了争夺市场,有人会“动黑”。吃托运这碗饭20年的周杰,过去就曾是几进宫的人。虽然现在他已经不敢再来这一手了,但在贷款回收时,当年的这点名声仍然很有“威慑力”,

现在对周杰他们来说,最具挑战性的风险还是来自于借贷企业的经营状况。

今年以来,一方面由于股市暴跌,存款大量回流银行,官方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温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661.96亿元,比年初增加308.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14.5亿元,创存款增量历史新高。

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却在进一步恶化。在温州不断传出民营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停产、倒闭的新闻。 这让周杰陷入矛盾——存款回流,企业缺钱,高利贷自然行情看好,但如果缺钱逼得大片企业倒闭,这对他的贷款安全也是个无法控制的威胁。 因此,周杰现在是IBM手提不离身,时刻关注国家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的走向。

半年暴富

短短半年,周杰的高利贷业务越做越大。他在温州市区大高桥开饭摊的一个亲戚,今年因为饭摊周边一大片鞋厂不景气,饭摊也生意冷清,开不下去了,他一边将自有的店铺出租,一边跟着周杰做起了贩卖资金的生意。 “你想想一个店铺出租的资金能有多大?现在他们夫妻靠着放贷,每月稳定可拿两三万,放贷半年,本金已经收回。”周杰说。

这些都只是沧海一粟。据温州银监分局调查,温州的民间流动性资本估计在1900亿元左右,其中至少有400余亿元资金常年跨区域流动。其中很大部分是民间高利贷资金。

最近,周杰身边又有三个做托运行业的老板改行做起资金掮客。也有一些服装企业的客户将资金挪出来入股那些放高利贷的担保公司。“现在没有比高利贷这行更来钱的了。”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表示,目前温州民间金融借贷规模已经突破600亿元。民间贷款利率最低也高于银行利率4倍以上,有的甚至高出10倍。 周杰们的繁荣背后,是宏观经济气候变动下温州中小企业的困境,

“今年连税收的定额任务都将成问题。”温州一名地方税务局的官员私下对记者说,当他走过之前繁荣的梧埏工业区,空置的厂房到处可见,连租金也下跌了20%以上。

温州市发改委的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温州的GDP增长率比上年同期低3.5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低3.8个百分点,在浙江全省11个市中仅高于丽水0.1个百分点,与台州并列倒数第二位,

“一年来,人民币升值、CPI高涨、劳动合同法实施、货币政策从紧、雨雪冰冻灾害等多种因素叠加冲击,使温州中小企业面临更深层次的挤压。”多年研究温州经济的知名学者马津龙的体验与周杰一致,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无法从正常渠道融资,就必然踏进高利贷的黑洞,“因为他们会认为,不借马上死,借了还可以慢慢亡。”(李伊琳)

借高利贷找死 不借高利贷等死 开发商踏上疯狂不归路

“别说月息一毛,就是两毛我也敢借。”

6月的浙江,进入闷热潮湿的梅雨季,“风神”的登陆,让浙南一带孕育着更大的风暴。25日,连续6次来温州“找钱”无果的武汉开发商朱军强(化名)对记者脱口而出:“我只借600万,两个月就行。”

借高利贷是找死,不借高利贷是等死。 这就是去年那些自有资金不足、拿着银行的钱去“赌博”的开发商们的现状,区区600万的缺口就能困死一个开发商。 饮鸩止渴的钱到哪里去找?近日,本报记者在民间借贷盛行的温州深入调查,看到的情况是,受货币持续从紧的累积作用,以及“二套房贷新政”点到死穴的影响,全国各地资金链岌岌可危的大小开发商们蜂拥而至,背负着高利息的枷锁千方百计进行民间短期拆借。 月息一毛,相当于年息120%,这是银行贷款年利率7.47%的近15倍,通俗的说法是“只有贩毒才合算”。

明知是条不归路,开发商为何还如此疯狂?

“银行贷不出钱,房子不敢明降价,回款困难,闲置的土地又必须开发,资金链就要断了,实在是没办法了。” 更多的开发商大胆借钱背后怀着一个希望:楼市绑架的是银行,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政府一定会出手救市的。死撑!撑过这段时间就好了。 这种希望被6月中旬中央召开的全国省市区及部委负责人会议放大了,该会议首次正式强调稳定房地产市场,这也是中央调控房价以来第一次口风生变。

问题是,当如何稳定还未有具体配套措施出台之际,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正一厢情愿地误读政策。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一些学者、官员都认为,政府不会希望房价暴跌,也绝不会让房价再次暴涨。不管政策如何松动,开发商如果再继续2007年的疯狂,只会在不归路上越陷越深;即使政策有松动,也会根据企业资信优劣有保有压,强化行业整合。

显然,如果让开发商疯狂拿地之后,再疯狂借贷,进入恶性循环,行业潜伏的风险势必会拖垮整个楼市。 中小开发商们不少走的正是这条疯狂之路。救市政策不会针对这样的企业。而去年小心谨慎,手头还称得上气粗的大开发商们,正在他们的门口静候着,等着抄底,接下他们的楼盘、他们的地。可谓前面是悬崖,后面有老虎。

不管货币从紧政策有没有可能转向,只要再紧上二三个月,恐怕不少开发商就要顶不住了。这可能将使得潘石屹楼市“百日巨变”的预言一语成谶。

一轮宏观长调,打压的是疯涨的房价,而不是针对开发商。但是,借着疯狂的房价来疯狂扩张的开放商、一批没钱的开发商,即将面对“死亡”,这正是曾经疯狂的代价。 伴随着一批开发商的死亡,楼价即将迎来一次回调,尽管不是暴跌。而正是为了避免今后可能的暴跌,必须让疯狂者偃旗息鼓。

愿背“两毛利”

很多人都疯了。

温州商人李向前(化名)从未涉足房地产,最近却被一拨拨找上门的开发商伤透了脑筋。来者均瞄准了他手里的6000万闲钱。 “诱惑太大了!”在温州一个宁静的咖啡馆里,李向前始终不能安定,据他描述,自5月底一笔材料款到账,“找钱人”就没断过,有的愿意把项目作价出让或合作开发,更有的开口就愿给每月八九分的利,有的开价超过1毛。

这相当于坐着不动,一年6000万翻番。 李向前并不傻,诱惑背后是风险:“开发商自身难保,倒闭钱就打水漂了;再说这事法律不保护,卷款跑了也没法。” 谨慎抵不过诱惑。6月22日,李还是一口气放了5000万,对方分别是苏州和武汉的两家开发商,年息38%。“为了安全,选择的是较便宜的。”李向前称,担保人是一个近亲,拥有很大的物流公司,借款人更是抵上了房产。 李向前苦笑,称从此和开发商绑在了一起。 记者调查发现,在温州,李向前这样的“李大胆”比比皆是,而“找钱人”更多。

据了解,在银行关紧放贷后,温州6000亿民间资金一半都有放贷冲动。资金聚集的鹿城、瓯北、乐清、瑞安等地,连开三轮的、卖菜的都有意愿当“银主”。

记者暗访中,辗转见到了几家民间借贷公司负责人。几乎一致的是:没关系不放贷,有抵押可减息,金额多以千万计,按天、月、年都可以,但最好是短期拆借,6分、9分,甚至超过1毛的都有,视情况而定。 一家刚以9分利放出1000万的投资公司老板随口告诉记者:“我手头还有800万,你要拿走就快点,这儿排队的开发商还好几个呢!”

据温州银监分局提供的材料显示,去年下半年来,温州民间借贷利率一路走高,而银行融资比例则一路下滑至14.6%的低点。

即便如此,蜂拥而至的开发商大多还是失望而回。 武汉的朱军强6次碰壁后仍在计划找关系找门路。“现在给员工发工资都困难,价值几亿的房子压在手里卖不动,我只要600万周转两个月。” 两个月,这就是朱的心理底线,他认为两个月后楼市会转暖,“起码政策会救市”。他一听说记者认识“银主”,甚至立即表示,“有两毛利也敢借”。

记者接触到的开发商似乎都嗅到了政策的暖风,他们游说“银主”的托词都是:“只要熬过当前,时间将解决一切。”

殊不知,危险正从潜伏中抬头,或许留给疯狂拿地后再疯狂拿钱的开发商的时间已到了尽头。

危险的游戏

风声鹤唳。

宏观调控从紧4年,疯狂翻几番的房价终于被摁住了牛头。而随着京城楼市也进入8折时代,争论不休的“拐点论”被事实踩在了脚下。

国家统计局最新的5月份国房景气指数为103.34点,连续6个月回落;5月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同比涨幅回落0.9个百分点,是今年来同比涨幅回落最大的一次。在投资性购房比例高达50%的深圳楼市,不少置业者已被深度套牢。

央行6月25日发布《2008年第二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受调查的7个大城市有6个城市居民的购房意愿均较上季度下降;未来3个月打算购房的居民占比,已连续两季处于15%左右的历史低点。

楼市进入下降通道,就在朱军强们喘不过气之际,就在温州的近邻丽水,一家靠高息贷款集资、高价拿地的地产公司,最终在市场萧条中回款无力,导致资金链断裂。

从温州沿瓯江而上,3小时路程,丽水,这个浙江GDP最低、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仅15000多元的地区,房价却一度盖过杭州、温州,均价超万元。

6月25日,丽水天气闷热,接着大雨,市中宇雷路西边的万松花苑楼盘“风雨飘摇”:施工现场大门紧闭,门内荒草丛生,售楼处人去楼空,雨水冲刷下,多处斑驳,遗留在工地的烂尾楼极尽荒凉。 就在半年前,作为高价拿地、集资建造的万松花苑还是当地的明星楼盘。一切始于开发商万松地产资金链断裂。 据丽水市国土局官员介绍,去年初,万松先是以16000元历史高价拍得地块,接着又花3.6亿再拿地,项目资金大多来自乡邻集资款,光利息每月就3000多万。

原本打算年底开盘回款,却遭遇了调控关头,房价回落,万松此时开始短期拆借,5分、6分代价后也仅筹到了几千万。后来,万松想把公司作价转让都没人敢接盘。今年5月丽水房价降到6000元,降幅近50%后,万松地产资金链彻底断裂。

丽水建设局一科长称:“用高利贷开发,房价涨,成本转嫁,购房者买单;房价跌,开发商关门,‘银主’买单,最终受损的是地方税收和实体经济。” 而这个现实的例子,似乎并没给行业带来更多警示,反而刺激朱军强和李向前们趋之若鹜。记者在丽水市内看到,许多居民楼内依然张贴着高息融资的广告。

资金黑洞

疯狂的代价。 开发商不知道风险吗?他们比谁都清楚。开发商想倒闭吗?当然不想。 不过,开发商被自己逼进了单行道。用朱军强的话说:“实在太缺钱了。”

“资金缺口至少上万亿元。”北京联达机构总经理杨少锋给记者细算了一笔账:今年新增商业性房地产贷款预计缩减至少2000亿,股市融资全年至少减少1000亿,再加上2007年受让国有土地的1.2万亿多数要在今年上缴。而由于开发惯性和囤积的土地入市,房地产总投资比去年至少增长7000亿元。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的结论是,仅上市房企资金缺口就达4000亿。

缺钱就要贷,然而多次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从紧的货币政策已让银行大门紧闭;至于很多人希望的房价下降,在开发商看来却是最大的忌讳,“买涨不买跌”,购房观望会更严重。

活下去,是开发商当务之急。还有什么办法?

上市融资路途坎坷。在股价损失折半后,上市房企资金流也陷入危机,资产负债率多超过60%;急于上市的则遭遇暂停房企IPO,等到终于辗转香港上市的河南建业亮相时,第二天就跌破发行价,一周后股价消失1/4;越来越多的房企暂缓上市。 出让土地项目无人接盘。记者登录中国土地一级开发网看到,近1个月来,转让土地开发项目的信息达到60余条,来自北京、广东、重庆、江苏等地,结果都不理想;另有开发商无奈私下进行股权转让融资,甚至迫于开发期限向政府要求退地。

条条大路都不通,留给开发商的选择不多了。最缺钱的开发商可能成为最大的赌徒。据悉,目前全国约有1/3的中小企业融资来自于非正规金融途径,且利息惊人、数额惊人。相比之下,广源房地产一年以前以年利率18%从大红鹰借1亿元的事件只是小儿科。

当开发商只能靠高利贷“吹泡泡”时,楼市就掉进了一个恶性循环的黑洞。

浙江一家上市房企的董事告诉记者,现在根本不是房地产绑架了谁,而是被绑架了,只要楼市不暴涨,开发商就可能要赔钱。 暴涨是不可能的了,政策要求的是稳定房地产。那些被高成本融资绑架的开发商等待的可能只有崩盘?

如何稳定楼市

房价暴涨不好,暴跌不好,而开发商用高息贷款硬扛无疑是饮鸩止渴。

地产大佬潘石屹近日在博客里公开表示,开发商发生欠款对整个行业将是最致命的打击,因为资信丧失了。而背负恶炒地皮、借高利贷之名的开发商目前最缺的显然正是涉及道德层面的资信。

金融风险。近日,越来越多的焦点集中在了这个词汇。中央提出稳定房地产市场,那么如何稳定?按照市场猜测,打在楼市七寸的货币从紧政策放松将是对楼市最大利好。

“目前既要防止房价快速反弹,更要防止大幅下跌。房价大起大落,都是不正常的。”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25日称。 顾云昌认为,目前房地产市场处在相对理性阶段,而观望之后,会走向平稳。

想借钱的朱军强也承认,高利贷成本是要计入房价的。他理解:“即便政策不让我们死去,看来也不会再有过去的暴利行情了。”“谨慎些是对的。”李向前和其他民间借贷公司放贷时已尽可能多地要求抵押。

记者获得的信息是:政策不会坐视楼市崩盘,只会有保有压,保的只能是资信良好的开发商。

原建设部办公厅主任、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最新的一个公开发言依然谨慎:继续落实合理供应土地、节约使用特地的政策;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有区别的税收、信贷政策,落实保障性需求,支持自住性需求,在此基础上放宽房贷政策;实施有弹性的从紧货币政策,对资信良好的企业在金融方面给予支持,不失时机地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房地产金融产品。

据海外媒体报道,经过调研,中国明年可能启动地产信托市场。

2008年07月03日07:28  摘自 南方报业网—21世纪经济报道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0065084号-1  
Copyright © 2007 - 版权所有,佛山市诚信财税培训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