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工商》:财务管理师——企业价值的设计师
[ 作者:高慧]
随着国内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律师资格考试及国外各类证书的涌入,人们对职业资格这一概念已不再陌生,但对职业资格考评产生的背景、作用还是相当模糊的。
首先职业资格是什么,很少有人对其做出专门的解释,在这里我们把它理解为个人从事某一职业的基本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个人的智力、知识、身体条件、品质与经验,简单的说是个人从事某职业工作的依据,也是个人能力和将来可取得多大工作业绩的价值标志。而人的智力、知识、身体条件、品质与经验等方面和个人的工作能力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人的智力、知识、身体条件是工作能力形成的基础,而品性和才能是工作能力的核心与实质,而业绩是工作能力的表现形式。
从上述对职业资格的解释可以归纳出职业资格考核的作用,它服务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双方,一方面雇主通过职业资格考评,保证招聘的人员可以满足企业特定岗位的行业规范的要求;另一方面对雇员来讲,有一个显示自己专业能力的凭证。因此很多企业针对很多工作岗位进行内部资格考评,但是因无职业规范可依据,往往费时费力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随着这类需求的突现,一些专业性或行业性的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开始操作一些针对特殊职业资格的考核,现在我们市面上常见的各类证书都属于这种情况。
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从诞生那天起就与职业密不可分,它为职业制定了行业标准,可促进职业规范而健康的发展。
IFM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是对财务管理师职业任职资格的考评体系,这一体系设立的宗旨是对财务管理师任职资格的考评体系。“财务管理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它所显示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与我国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和财务经理们是截然不同的。它的立足点首先是管理者而不仅仅是财务信息的提供者。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财务管理师这一职业的特点和内容,追根溯源,我们将管理史和会计史结合起来看,从会计的起源来看,会计最早的雏形——薄记在13世纪以前就被用于管理中,在随后的几千年中,尤其是近代会计得到了的快速的发展和完善,但所有这一切与企业管理的需要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例如,由于科学管理方法的诞生,使生产力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大机器生产及其生产分工使成本问题日趋复杂,并日益显得重要。人们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无论在计量方面,还是在管理方面都碰上了许多疑难问题,成本会计出现了;当工业经济与公司制发展到一定阶段,公司的管理者需要更多的数据和资料用于决策时,管理会计也诞生了。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会计的发展和管理的需要交织在一起的。
从管理的发展上看,人们通过分工形成了组织,组织之间开始了相互协作的生产活动,这时也就有了效率的问题,效率问题的解决促使管理活动与生产活动分离开来,形成企业独立的活动和职能,随着生产技术的巨大革命和社会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管理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分化和演进,形成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 ,其中,财务管理的产生可追溯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萌芽阶段,在英语中“财务”与财政、金融同为一词,其主要原因是这三方面的基本活动都集中体现在货币收支关系处理方面。当时“财务”现象与“财务”问题日益突出,并很快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一点与整个自然经济时代形成鲜明对比。对“财务”问题的明确认识成为区别古代经济与近代经济的一个分界点。尤其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伴随着股份制公司的企业形式的稳定,证券市场的形成,以及类似卡特尔、辛迪加。等垄断组织的出现,财务活动已社会化。同时,在公司方面,已经认识到“财务计划”的价值与“财务管理”的意义。到20世纪初,随着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储备银行及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发展,使资本市场开始具有一定规模,另一方面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交易证券的数量、种类的迅速增加,又推动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中。这样一来,企业所面临的财务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不仅丰富了财务的内容,促进了财务在企业中基本职能的进一步演进。
早在十九世纪,著名管理学家法约尔就将“财务”与“会计”从公司的经营活动中独立开来,明确地划分了它们各自的工作职责及其工作内容。其中会计工作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是必须反映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并应用各种会计方法,将企业财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最终显示在财务会计报表中,既服务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工作,也为企业外部的相关者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并以此作为接受企业外部相关部门监督及评价的依据。企业的会计工作决不可以脱离反映财务活动与参与财务管理这一基本目标。从40年代开始,企业所处的科技和经济环境发生巨变,同时,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生产经营国际化的历史进程逐步加快,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日趋显著。财务管理在公司运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大型的企业中首席财务官的工作被分割为两块:一部分由财务长负责,另一部分由总控长负责,总控长的首要职责是会计核算和为政府部门、证券交易委员会及股东的外部财务报告。财务长的职责是做出有关财务管理的决策:投资(资本预算、养老保险计划)、融资(处理与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关系、与投资者的关系以及股利支付)、资产管理(现金管理、信用管理)、风险管理等。总控长和财务长二者之间既分工明确,各司其事,而又密切结合,而在我国现有的财务部门仍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于编制财务报告和应付各种审计,甚至是决策支持这种主要的职能也只停留在初级水平上,财务只注重记录、确认和计量而缺乏预测和长远规划,使用的投融资的工具也是非常单一的,没有资本成本的观念,财务部门的现有职能也造就了财务人员大多都是薄计员。
今天随着股份公司制这种企业组织形式的普及,企业的目标也越来越明确,追求 “股东价值最大化”,已成为经济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共识,同时,企业身处的外部环境变革的速度越来越快,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随着企业全球化经营趋势日益增强,企业面临的来自全球化竞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出现了全球的投资者和金融市场,企业如何满足外部投资者的预期的投资收益,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传统的财务部门的职能和财务工作人员是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现有的外部环境和企业的需要以及财务部门现有的职能是不相匹配的,传统的财务部门的角色和职能必须改变,这就显示了财务管理师这一职业诞生和发展的必然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和职业的发展趋势,IFM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对财务管理师职业在企业中的职责的界定为:
> 全面参与企业的战略决策,不断地发现增加股东价值的驱动因素,能够寻找到企业最有价值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投资和资源增值;
> 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分析,挑选有价值的活动和抛弃无价值的经营活动,将公司资源集中于更有价值的领域,
> 公司价值的设计者,帮助企业去满足市场的需求,负责实现企业目标的各种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从而增加股东价值;
> 了解、防范、化解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
> 能够很好的协调企业高层的领导方针、企业的发展战略、财务职能和股东价值增值目标之间的关系。
财务管理师的工作职责决定这一职业从业人员的需要具备的基本任职条件:
1、具有企业全球化经营的观念和战略性的眼光。
2、在财务和会计方面受过良好训练,掌握很好的专业技能
3、具备经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金融、投资、风险控制、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
4、熟悉资本市场的各类金融工具和国际资本市场的相关法规
5、熟悉西方国家的会计和税收政策和法规
6、熟悉企业的各个业务流程,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同企业中各个部门及外部的投资者保持良好的沟通。
7、具有优秀的分析、判断、预测和决策能力。
这一职业的发展将改变公司财务部门的传统地位,使财务人员从处理数据的信息员,转变为战略性的思想家。他们将参与企业所有的重大项目,参与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引导企业的重大变革,寻找具有价值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塑造企业的价值链。